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被广泛应用于设施蔬菜、水果等高效农业生产中。其核心理念是将灌溉与施肥同步进行,实现水分与养分的精准供给。根据不同作物类型、生产条件及效益需求,目前主要应用的技术模式包括循环式、滴灌式、基质式、重力式和喷施式五种。

 

1. 循环式技术模式

该模式技术集成度高,节水节肥效果显著。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、浇灌系统和栽植系统组成,作物通过固定在PVC管道上的孔位栽植,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流动,供作物吸收。该系统能根据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精准供给营养,已在草莓种植试验中表现出优异节能效果。每亩用水40.9立方米、用肥45.5公斤,分别节约用水近90立方米、化肥14.5公斤。因投资较高,适合在农业观光园区等设施农业中推广。

 

2. 滴灌式技术模式

滴灌技术成熟、普及面广,在与水肥一体化融合应用中需配合高纯度全溶性专用肥料,以避免滴头堵塞。此模式对灌溉系统水质要求较高,设备维护及溶液处理需规范执行。适合大田种植与大面积设施农业使用,具有操作简便、节水效率高等优势。

 

3. 基质式技术模式

与循环式结构相近,但剩余水肥不再循环至原植株,而是回收后输送至温室边角作物使用,提升了资源利用率。适用于草莓、番茄等高效益作物种植,既保障主作物供给,又提高边角空间利用,增强整体温室经济效益。

 

4. 重力式技术模式

 该模式以高位水罐提供压力,无需电力设备驱动,对水源、水压要求较低,结构简单、安装便捷。结合滴灌、微喷等节水设备,可灵活应用于温室及中小规模农户种植,特别适合单户家庭式种植环境,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。

 

5. 喷施式技术模式

亦称叶面施肥,是水肥管理中的辅助技术措施。通过将微量营养元素直接喷施至叶片表面,实现快速吸收,尤其在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弱或土壤条件不良的阶段,能迅速缓解营养缺失。研究表明,叶面喷施硼肥的利用率可达基施的8倍。该技术可显著提升微量元素利用效率,但不能替代根部施肥,适用于草莓、果树、蔬菜等高价值作物。

 

总结

不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各具特点,应依据种植作物种类、种植规模及资源条件科学选用。实现水肥同步、精准供给,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,减少资源浪费,还能有效促进作物健康生长,是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。


参考来源:农人农技